專業主義,成就共享出行標桿——小遛共享創始人朱波訪談
在過去幾年里,ofo、摩拜等品牌之間的共享單車大戰,幾乎讓每一個大城市,都會在某個角落里面有一個共享單車“墳場”,這讓很多城市的政府主管部門、父母官們談“共享”色變。
共享,確實能夠解決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,將共享出行作為城市智慧公交、地鐵最后3公里的接駁,解決擁堵,減輕公共交通的壓力,是一個非常理想的解決方案。
在大家都以為共享單車這個所謂的“新四大發明”之一的事物名存實死亡的今天,在浙江,卻有一家明星企業正在崛起,它們不做共享單車,而專注做共享電單車,以更高效、更便捷的方式解決城市交通短途出行的問題。
小遛共享落地一個城市,就掀起一波“小遛現象”,所謂的小遛現象,指的是小遛在共享出行的管理、運營和各種響應機制。徹底的解決共享單車的亂停亂放,管理不善,影響城市的市容市貌,甚至直接造成人行道的堵塞的這些問題,改變了大家過去對共享出行的印象。
在剛剛過去的4月22日,小遛共享在由中國城市交通協會和清華大學中國城市研究院主辦,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作為指導單位的首屆中國慢行交通大會上,發布了小遛共享《放心標準100條》,小遛共享創始人、CEO朱波通過視頻,講述了“放心標準100條”的發布背景和初衷。
從2016年12月立項籌建至今,小遛累計運營超過100個城市,用戶數超過了3000萬,作為共享電單車的原創者,一路走來,小遛見證了共享電單車行業發展,也在一線的深度運營中不斷發現問題,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。還獨創了90度停車技術和RFID無感停車等行業內領先的技術。
為了讓共享電單車成為城市的美麗風景,讓市民短途出行、交通接駁更安全放心,小遛共享通過慢行交通大會向社會發布,并接受監督的小遛共享《放心標準100條》,可以說用“苛刻”來形容。
小遛共享《放心標準100條》的發布凝聚了小遛3年多的運營、管理的實踐經驗。發布前,相關標準進行了120余場內部討論,20余位行業專家咨詢,50余稿修改,內容包括了:
1、車輛品質管理放心標準;
2、智能出行管理放心標準;
3、定點停放管理放心標準;
4、車容車貌管理放心標準;
5、政府管理響應放心標準;
6、倉庫物流管理放心標準;
7、騎行收費管理放心標準;
8、安全騎行管理放心標準;
9、用戶信息管理放心標準;
10、售后服務管理放心標準。
國內共享交通權威專家,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、交通運輸規劃博士后顧大松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這100條“行規”,可稱得上是史上最嚴苛的共享出行行業自律標準。一家快速成長的共享出行領域民營企業,敢于出臺如此嚴苛的自律標準,是一種社會責任的體現,但真正在執行過程中,也需要政府和全社會對其進行監督 ,看其是否做到所承諾的相關標準。社會應該給予這樣的企業耐心和支持,讓其成長起來,為中國探索出一條城市交通治理的中國經驗,并向世界進行輸出。
記者因此也對這家來自浙江的明星企業產生了興趣,經過幾番邀約,終于與小遛創始人、CEO朱波約到了采訪時間,并向他提出了我所關心的幾個問題。
小遛創始人朱波,是一名軍人出身的80后連續創業者,一見面,就能受到到其身上透露出來的睿智與干練。
見面寒暄過后,記者便直入主題,向朱波提問到:
為什么要選擇共享出行賽道,并專注做共享電單車?
朱波認為:用市場化的手段解決城市短途、地鐵、智慧公交出行,是用戶愿意體驗,政府愿意支持的共享好項目,但對比過去的共享單車而言,城市需要更便捷、更省時省力、更規范化的管理、更先進的技術來解決投放數量、停車、管理等問題。創業之初,小遛共享就選擇了共享電單車賽道,不做共享單車,而直接做共享電單車來實現更便捷、更省時省力、更規范化的管理、更先進的技術。在做共享電單車時,小遛共享直接與國內生產技術標準可能是最高、生產體系可能是最完善的雅迪集團進行了戰略合作,將小遛電單車直接交由雅迪代工。
小遛為什么能夠快速發展成為共享電單車的領軍企業?
我們其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,如果說今天取得了一些成績,這應該和小遛共享重視技術有比較大的關系,小遛認為技術就是生產力,為了解決共享單車存在的各種問題,小遛花巨資聘請了了來自于華為、阿里、騰訊等硬件、軟件、互聯網領域的高級人才,針對電單車開發出了“亞米級定位“技術和“首創90度停車技術”,還有“無樁停車點容量控制技術”等各項先進技術,我們讓看似簡單的電單車身上,充滿了黑科技。
還有就是我們作為全國共享電單車運營的先行者,誕生于浙江寧波,在創立小遛共享電單車后,小遛人就認定一個“死理”:很多項目,都是“墻內開花墻外香”,我創業之初就認定,小遛必須要做到“墻內開花,先香墻內”。在寧波扎扎實實的總結經驗,做樣板市場,等經驗成熟后,再快速擴張到全國,不給全國人民添麻煩。
2017年到2018年里,這一年多的時間里,小遛共享在寧波進行管理、停放、市民體驗,車況測試等100余項具體的項目測試,小遛不斷的找出存在的問題,團隊加班加點的解決,原來共享單車經常被市民抱怨和詬病的問題,小遛共享通過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,得到了一一的解決,因此,也受到寧波市民和政府的雙雙點贊。
因為小遛共享的實踐經驗,政府認為針對共享出行的立法時機已經成熟,推動了共享出行立法,使共享出行變得更有序。小遛共享在全國近200個城市落地了小遛共享電單車,公司也因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,快速擴張到2000余人,預計2021年年底至少達到4000人。
小遛共享的眾多領先的技術,已經成為同行爭相抄襲和模仿的對象。但小遛團隊認為,只僅僅依靠技術還不夠,缺了“人”的參與,技術并不一定能解決所有的問題,所以小遛共享針對共享出行領域,缺乏標準化管理和強制性規則規定的現狀,進行了一系列的管理創新和標準創新,讓共享出行不在成為城市的“亂象”,而是城市的一道美麗風景線。
小遛接下來有什么大的戰略舉措,準備什么時候上市?
其實我們的想法和戰略都很簡單,就是服務好正在運營的每一個城市,還有服務好即將落地的新城市。我們一直認為,作為城市短途交通服務型企業,重要的是深度的運營、管理、處理好運營中的每一個細節。融資或上市,獲得更多的資本固然重要,這樣能夠擁有更多的資源來做更多的事情,但重要的還是不忘初心,用心運營好每一個城市,服務好每一位小遛共享的用戶,不斷的在技術和管理上創新,為全球的城市交通治理貢獻小遛經驗,這是我們最看重的。
小遛創始人朱波所回答的三個問題,解開了我心中的很多疑問,小遛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績,成為浙江的明星企業,關鍵是其創始人和小遛共享的“專注“,而這種專注,就是”專業主義“。
中國應該有更多的“專業主義”公司,當一批專業主義的公司成為全球的標桿時,中國企業在全球,也將擁有更強大的競爭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