膜客
重新定義建筑膜-膜客品牌養成之路
——國內玻璃升級第一品牌養成記
導讀:【金象獎最佳案例】-《重新定義建筑膜-膜客品牌養成之路》方案,一經推出,6個月,完成30多城市的城市運營商布點。迅速進駐3000家終端,成為玻璃升級膜領導品牌。并攬獲了品牌界奧斯卡——2018中國品牌【金象獎】雙最佳。
20世界60年代,由于人們家庭居住要求的升級,安全隔熱的玻璃膜在北美洲迅速增長。然而玻璃膜進入國內市場20年來,盡管政府和行業做了大量的努力,普及程度依然是個位數。
長期以來不受關注的玻璃膜,如何把握消費升級的風口,趁勢而上。本文就品牌金象獎獲獎案例——膜客玻璃升級膜,作詳細分析。
思維破局
重新定義建筑膜
隨著國內消費升級觀念的加深,家裝玻璃問題越來越突出。
說起家庭防護,我們總是關注在防火、防電、防水等范圍,卻往往忽略了家庭玻璃的防護,以至于玻璃引起的家庭事故頻頻發生。

首當其沖的當屬玻璃自爆問題。玻璃千分之三的自爆率,可能直接導致家人受到嚴重傷害。其次玻璃不隔熱、不防紫外線等問題,也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家庭生活的舒適度。如果更換玻璃,容易造成能源浪費、建筑垃圾等問題,并且操作上難度較大。因此具有隔熱、防自爆、防紫外線等功能的玻璃膜,是解決玻璃問題的直接、有效的解決方法。
但人們對玻璃膜的認知度非常低,行業中使用諸如:太陽膜、安全膜、窗膜、建筑膜等等,試圖明確產品功能,事實上卻使消費者更加混淆。品類模糊是激發隱形需求的大障礙,解決品類問題,從圈層痛點出發。對于核心用戶30-50歲的中年人群來說,產品除了滿足剛性需之外,還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基于此,從用戶角度切入,重新定義產品品類。

清晰傳遞產品使用場景+提供充分購買理由+滿足對美好生活的向往=玻璃升級膜。
打造品牌slogan“玻璃升級貼膜客,安全隔熱更出色”。
品牌增長之道
內容+利益雙重驅動
在品牌定位獲得市場認可之后,圍繞品牌增長,進行內容+利益的雙重驅動。
1.內容驅動
用超級話語,給出消費者指引性購買理由,玻璃升級貼膜客,安全隔熱更出色,明確產品定義——玻璃升級膜。

創造更多的概念也只會阻礙大眾的了解,圍繞“玻璃升級膜”,打造一張膜·四季如春,告別紫外線,全家放心產品線及內容金字塔,不斷構建場景化傳播內容。

并提出“玻璃不貼膜,你家的裝修只完成了一半”的傳播話語,進一步觸發需求,形成社會關注和話題。

為了更直觀的展現玻璃膜的重要性,在宣傳折頁中,利用嬰兒的皮膚,在有膜和無膜的狀態下,受紫外線照射時的區別,直觀呈現出玻璃升級的必要性。

2. 聯合營銷
膜客跨界與簾到家建立合作,共同發布“白天有膜,晚上有簾,有膜有簾,舒適更安全””、“膜客&簾到家,給家更多一層保護”的居家愿景。引領行業發展新舉措。

3. 利益驅動
利益驅動是促進品牌增長最直接的方法。基于膜客的產品品牌屬性,社交圈層的裂變模式,提供給膜客更多的增長路徑。
比如:基于圈層社交開展媽媽拼團群,打造家庭安全我守護活動。通過媽媽社交圈,分享商品拼團活動,依照拼團人數給予不同的優惠,并根據排名賦予媽媽勛章。
集贊大禮。拍攝家庭午后陽光,轉發到社交平臺參與#告別紫外線#活動,集滿贊即可到膜客線下門店領取防紫外線禮包。
拆紅包。關注官方平臺或直接下單,可以獲得一份在線紅包,邀請朋友拆單,每邀請一個,會隨機出現膜客優惠產品。
通過數字+社交的方式,低成本獲取高流量,迅速擴大膜客玻璃升級膜的品牌知名度,實現裂變增長。
引爆市場
光榮與夢想并行
膜客一經推出,6個月,完成上海、青島、杭州、沈陽、哈爾濱、長春等30多城市的城市運營商布點。
迅速進駐3000家終端,陸續導入膜客產品。成為玻璃升級膜領導品牌,引得同行競相模仿。

更獲得了專業品牌機構的認可《重新定義建筑膜-膜客品牌養成之路》方案攬獲了品牌界奧斯卡——2018中國品牌【金象獎】雙最佳:“年度最佳策劃獎”和“年度最佳品牌建設案例獎”。未來膜客與念智也將繼續攜手,助力億萬家庭居家玻璃安全,讓玻璃膜走進千家萬戶,成為更多人的選擇。

膜客的成功,始于對用戶圈層的深入洞察,在營銷升級中不斷增長
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,開啟了用戶在線化、圈層化的社交生活;隨著消費升級,家庭隱性需求越來越突出,玻璃升級將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話題。念智以此為切入點,完成了玻璃膜的一次從工業品向消費品的華麗轉身。